拉尼亚

时间:2023-12-04 01:44:10编辑:轶事君

拉尼娜(La Nina),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以下简称海温)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它来源于西班牙语la Nina的音译,是20世纪80年代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新词,意为“小女孩”,正好与意为“圣婴”(上帝之子)的EI Nino(厄尔尼诺现象)相对,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气象学家常常要结合热带海洋和大气的异常情况综合判断拉尼娜是否发生和结束。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在学术界,对于拉尼娜形成的机制还有许多更为复杂的解释。

在厄尔尼诺过程中,赤道太平洋东部表层暖水不断堆积,但在西部表层暖水层很浅,同时信风异常减弱,这种海洋和大气的状态极大地偏离了正常情况。此时,赤道西太平洋海表以下数百米处的冷水开始发展,并不断向东太平洋传播,赤道太平洋上空信风从前期异常削弱的情况下迅速恢复正常,使得赤道太平洋表层暖海水向西太平洋集中,东太平洋一些地区海表以下的冷水上翻,引起海洋表面迅速降温。之后,赤道太平洋上空信风不断加强,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进一步变冷,性情冷酷的拉尼娜出现。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性格相反,随着厄尔尼诺的消失,拉尼娜的到来,全球许多地区的天气与气候灾害也将发生转变。总的来说,拉尼娜并非性情十分温和,它也将可能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灾害,其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但其强度和影响程度不如厄尔尼诺。拉尼娜出现时,由于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受到明显的影响,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非洲南部等地对流活动加强,风暴和降雨过程较多,这一方面使得前一时期饱受旱魔肆虐的上述地区的旱情得到缓解,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洪涝灾害。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国东南部等地却易出现干旱少雨天气。拉尼娜还将使大西洋飓风活动明显增加。在热带地区,尤其是热带太平洋地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气候的影响最为强烈。在热带以外的地区,厄尔尼诺、拉尼娜作为影响气候变化的强信号,只是影响气候异常的多种因素之一。从最近40多年的统计结果来看,拉尼娜对中国气候的可能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下方面。

拉尼娜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西太平洋海温偏高,东亚夏季风较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北抬,使我国夏季主要季风雨带偏北,常常位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因此,华北到河套一带多雨,江淮流域少雨的可能性较大。拉尼娜年,我国容易出现冷冬热夏,即冬季温度比常年偏低,夏季温度偏高,但是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尽管也发生过比较强的拉尼娜事件,但也没有出现过明显的冷冬现象。拉尼娜年,西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偏高,对流活动异常活跃,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比正常年份要多。常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的台风数为 29个,拉尼娜年平均五个。常年登陆我国的为7-8个,拉尼娜年9个。历史上生成台风最多的年份多达朝个,登陆台风最多的为12个,都出现在拉尼娜年。应该指出的是,气候异常在世界各地时有发生,并不是在拉尼娜时期出现的气候异常全都是拉尼娜引起。目前气象学家正在研究利用拉尼娜信号,开展气候预测工作,在热带地区,尤其是环太平洋地区,效果较好。但在热带以外的地区,如我国,必须结合其它因子综合考虑,不能仅仅依靠拉尼娜信号来预测气候异常。

上一篇:密码锁品牌十大排行榜

下一篇:金姓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