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真实病例。
随着救护车尖锐的鸣笛声传来,一名虚弱的男子躺在担架上,被送到了医院。
患者意识不清、寒战、高热,T41℃。除此之外,男子四肢抽搐,颈部稍抵抗。据其家人供述,患者是在3天前突发高热、头痛、肌肉酸痛,自行退热无效。
看着患者呼吸如此急促,医生发现他的右下肺有较多的湿性啰音。另外,胸部CT也显示右中下肺广泛渗出、实变,ABG提示Ⅰ型呼吸衰竭。
入院之后,患者BP下降83/42mmHg,hs-CRP>200mg/L。PCT 4.8ng/ml。心肝肾凝血等多脏器功能统统受损。此时的患者,已经脓毒性休克了!
医生赶紧安排抗菌、抗病毒、降温、降颅压等措施。可是,患者依然高热不退。不仅如此,他的PCT升高至 21ng/ml,心肝肾及凝血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
病情又恶化了!此时,医生的额头处也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细小汗珠。
检查越做越多,实验室检查报告单像雪花一样洋洋洒洒。在走廊里焦急等待的家人并不知道,患者的情况有多严重。还以为到了医院,用上了药,就可暂时放下心来。
医生跟家属们沟通的过程中,哭哭啼啼的患者母亲对着医生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医生,救救我儿子吧。他肯定是中蛊了。前段时间,他几个朋友辞职了,说要一起出门旅游、散心。一帮人去了泰国自由行,还到深山老林里面露营。回来没几天就成这样了!”
“都说那边邪门得很!当时我就不同意他跑那边玩。真的!我儿子一向身体好得很,壮实得嘞!从小到大,没生过什么病。夏天开空调,24度的凉风对着吹,晚上蹬了被子睡一夜,起来也不着凉。结果现在居然在家,抽抽、倒在地上不醒。”
患者母亲边哭边说,一时停不下来。老人家看到孩子浑身抽搐,难免乱想。但是医生提取到了一个关键信息:患者有明确的热带丛林暴露史,需重点排除虫媒性疾病。
虽然有了初步怀疑的方向,但仍需要进一步的证实。可惜,检查结果让科室医生们越发头痛。
感染四项、登革热抗原抗体三项,肥达氏、外斐氏试验,乙脑抗体,流行性出血热抗体统统都是阴性。
医生们备受打击,刚刚燃起的希望又被一盆冷水给浇灭了。呼吸道病原学八项检查结果也出来了,统统都是阴性。
找不到真正的病灶,就没办法治疗。患者的病情还在恶化,医生办公室里的气氛凝重。没有一个人说话。
此时,电话铃声响起。接完电话的医生面露喜色:“检验科那边有发现了!外周血涂片检查发现了疟原虫!”
舒了一口气的医生,也不敢掉以轻心,赶紧拿着血涂片去找专家进一步分型,确认为恶性疟原虫。
至此,真相大白。患者为脑型疟疾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找到了真正病灶之后,医生展开治疗仅三天,患者的体温慢慢下降。复查血涂片,恶性疟原虫减少。再调整药量,治疗5天之后,患者的血涂片未见“蛊虫”了。
之后,患者的肝肾功能明显好转,血小板不再下降,10天后顺利拔管,转到了普通病房。
这种“蛊虫”有多危险?
把患者妈妈吓到的“蛊虫”其实是疟原虫。它会经过人体血液进入肝细胞,进行发育繁殖。之后进入红细胞内寄生增殖、导致发病。
不怪家属感到恐慌,患者可能会周期性、定时反复发作,一会寒战、一会高热、过一会儿出汗、退热了。给人的感觉是上一秒病情严重,情况不妙了,下一秒患者表情舒适、吃得好睡得好。
1.潜伏期
由于感染原虫的量、株不同,以及不同人的免疫力有差,潜伏期的时长也有所不同。短的话,7-10天。最长的可达8个月。
2.发冷期
人先是手脚发凉,之后变成全身发冷、牙齿打颤。不少患者盖几床厚厚的棉被,都不行。
3.发热期
发冷期的反应越大,发热期的反应也越大。有一些患者出现高热之后,甚至可能抽搐。
4.出汗期
到了这一时期,就是不少家属眼中最诡异的时刻。之前,患者被折磨得不轻。此时,出了一身大汗之后,患者的衣服都湿透了,体温能降到35.5℃。
体温一降,人就舒服多了。不光如此,患者还感觉有些犯困。睡饱起来,食欲恢复,甚至能正常工作学习了。一切似乎回归平静。可谁知,这只是到了间歇期而已。病情继续反复。
感染之后,有多凶险?
一般来说,感染之后分为三种类型:脑型疟型、过高热型、胃肠型。一个赛一个凶险。
脑型
这种最为多见。病死率可超过50%。患者会出现头痛、发热,意识障碍。一旦没有及时救治的话,可能导致脑水肿,呼吸、循环、肾功能衰竭,迅速死亡。
超高热型
体温迅速上升至42℃及以上,顽固不退。患者可能在数小时内死亡。
胃肠型
此类型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急性腹痛,恶心呕吐、水样便。不少人只以为是急腹症。到了后期,可能出现休克、急性肾衰。
Dr.X说
夏秋季节为高发期。在这个时节去过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生不明发热的话,应考虑疟疾的可能性。